商报讯(记者 闫瑾)信贷额度持续紧张,令不少中小企业开始自己寻找资金来源。记者发现,通过知识产权拍卖或者质押融资受到中小企业的热捧。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知识产权四季拍卖会(冬季)上,主办单位共收到了来自1200多个知识产权持有方的包括单项专利、专利包、软件著作权、商标等在内的1800个项目,最终有99个进入了拍卖场。根据拍卖行提交的数据显示,此次拍卖会的知识产权项目成交率达到17.2%,成交率明显高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知识产权拍卖环境。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参与拍卖居多的是企业商标和产品技术专利,多数都为中小企业。“公司近两年进行产品转型,缺少资金,所以带了几项专利到拍卖会,希望拍到一定的资金。”某广州中小企业主朱先生表示。
香港联瑞集团总裁谢旭辉表示,知识产权申请下来有时候可能就成了一张废纸,如何让知识产权活起来,就是通过拍卖等形式进行融资等等。
此外,在本次拍卖会上,也请到了一些评估机构、担保公司和银行参与,给参与拍卖的企业更多选择,在无法达成交易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途径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转化。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从2006年就开始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目前成功案例接近200笔,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亿元。所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就是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申请融资,所以不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